×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為什麼很多人從高層搬回了低層?買高層貴、住高層難,保值更難

哆啦A 2023/02/22

高樓大廈,作為城市化的顯著特征,在當下的城市建筑中,不僅是中心地段的辦公樓越建越高,一些高層住宅也遍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高層住宅由于其視野開闊、少蚊蟲滋擾而受到購房者的歡迎,在供求作用下,價格也有不斷攀升之勢。

買高層住宅,住高層住宅,成為我們這幾代「新城市人」的普遍選擇。那麼,在實際居住過程中,或者稍久遠的時間,大家就真的喜歡住高層嗎?

對于這個問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看法先擺在一邊。不過,此前有一些跟著潮流趨勢購買了高層住宅的人,時不時吐露出「怨言」,一些有經濟條件的人,甚至果斷從高層住宅搬回了低層住宅。

最近幾年,低層住宅銷售越來越火熱,價格也不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寧愿放棄高層住宅,而選擇密度更低的低層住宅呢?

(一)買高層貴、住高層難!

1.高層更貴

在談論房價的時候,我們很多只看到某房子多少錢一平米,卻忽視了內在的性價比。買過房的人都知道,同樣是1萬元/平米,買高層住宅的100平米,與低層住宅的100平米可不是一回事。主要癥結就出現在這個得房率上,二三十層的高層住宅得房率普遍在75%上下,有的甚至更低,但6-7層的低層住宅得房率起碼在85%以上,有的還能達到90%,如果換算成套內面積單價的話,高層住宅起碼比低層住宅高10-15%。

2.住高層難

單位土地面積上,高層住宅要比低層住宅容納多得多的人,低層住宅,一般以一梯兩戶形式存在,整個單元也不過12-14戶人家,30-40口人。但30層的高層住宅一個單元有4*30=120戶,對應的居住人口是300-400人,幾乎是多層住宅的10倍,可電梯就多出一部。對于那些上班族、孩子上學家庭來說,高峰期等電梯就是一個麻煩事。

此外,住高層住宅還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停車位往往不足,按照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目前車位都不足的小區,以后停車會更難。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高層住戶下班后在小區周圍到處找車位停車。

(二)這兩類人群不太適合高層住宅。

如果說年輕人年富力強,遇到停水、停電,可以宅在家里幾天,但對老年人和小孩就不適合了。

有一位同事家住在25樓,這兩天突然遇到停電,這下可苦了他們家,孩子還在上小學5年級,放學后,索性讓孩子背著書包爬樓梯到家。第二天還沒來電,但孩子也不愿意爬樓梯了,沒有辦法,只能陪孩子住了一晚賓館。

實際上,對于老年人來說也不愿意住高層住宅,按照傳統觀念,他們覺得需要住樓層低的房子,說是「接地氣」,遇到電梯停擺,3、5層問題不大,再高就吃不消了。特別是住習慣了平房的農村老人,恐高理由也好,不習慣原因也罷,反正一百個不愿意。

(三)相比低層住宅,高層住宅更不保值!

房子的價值,自然不是那些鋼筋水泥土,而是房子下面的土地。高層住宅所占的面積相對較小,隨著高層住宅越來越多,高層住宅也更不保值。東北財經大學周天勇教授曾列了「8條」高層住宅的「不是」,其中直言不諱道:未來幾十層高的住宅價值將一落千丈!為什麼這麼說呢?起碼有3大原因。

1.維護成本高

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規定,屋面防水工程、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等保修期為5年,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保修期為2年,事實上,現在我們不少高層小區已過了開發商的保修期,比如像電梯、防水等常見的毛病都需用到買房時繳納的維修基金,但也折騰不了幾次,即便是品牌開發商開發的樓盤,也不過是時間延長些罷了,終究有用完的時候,彼時再讓各家業主出錢維修該有多難?

2.拆遷成本高

過去平房、多層住宅拆遷后,原址上差不多也蓋上了二三十層的高層住宅,現在都已經是幾十層的住宅,要蓋多高才能覆蓋成本?有業內人士說,要比現在高度高一倍才合算,所以有開發商直言:未來高層住宅拆遷幾無可能!即便技術上可行,但也賠付不起。

3.消防救援難度大

不少高層住宅小區有兩個消防難題,一是由于人口密度大,小區內的空地上、走道上都停有車輛,一旦發生火災,難以及時達到相關樓棟。二是樓層太高影響到救援效果,一般而言,消防車高度加水槍高度大概在85米,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相關報道的數據顯示,一般救援高度也就在17-22層樓之間,更高就難了。而且,對于這種超高層消防設備,很多城市達不到,有的話,也沒幾台,那麼多高樓,要有幾個小區同時有火情咋弄呢。

(四)有專家表示,未來高層住宅將成貧民區!

對于高層住宅的未來發展,有一些專家也并不看好。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尹稚教授曾表示,「30年前美國建造的一批高層住宅,現在成了讓人膽戰心驚的貧民收容所」。無獨有偶,北大朱國鐘教授還為此專門做了一個實驗,綜合了房齡、供給、房價以及城市發展等因子,推算出:「以后我們也會出現大面積的貧民區,將聚集在現在的高層建筑區里」。

專家們能看到的問題,國家自然早有防范。在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最新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中明確,今后要嚴格限制高樓建設,其中提到100米以上的建筑要經過充分論證,要與城市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特別提到中小城市新建高層建筑要嚴格控制,縣城更要以多層住宅為主。可以看到,即便在大城市,如果按照層高3米算,超過33層的住宅就達100米以上了,審批將從嚴。

高層住宅建造被削減,其實展示了「高層住宅讓位于低層住宅」的城市住房發展趨勢,這是很明確的事。

總結一下:高層住宅的一些弊端,加上這次疫情,讓一些人意識到住低層住宅帶來的舒適度,或是他們從高層住宅搬回到低層住宅的重要原因。不過,城市好地段的低層住宅相對稀缺,即便有,價格也不菲,并不是想買就能買的。筆者認為,如果經濟能力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