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老花匠提醒:「買花一時爽,養花垃圾場」的3種花,勸你別輕易養,很多新手中招

刘莉 2023/02/18

養花不能盲目,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花。

喜歡養花的人越來越多,大多喜歡上了養花能帶來的好處,比如說,裝飾環境、凈化空氣、修生養息等等,這些好處,只要是一樣或者幾樣,就能讓你養花「入坑」了。

那麼,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花呢?

自己喜歡、習性適合家里的環境,當然了,要自己的經濟能承受的,還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打理的花卉,才是適合自己的。

如果不適合自己,看看就好了,搬回家也養不好。

而有些花卉,深受花友喜歡,但誰養誰后悔,用一句話就能概括:買花一時爽,養花垃圾場。

1、杜鵑花

顏值能逆天的杜鵑花,絕對能讓你直上云巔,再落凡塵。

杜鵑花對環境真的太挑剔了,在南方還能嘗試展現出杜鵑花最美的一面,到了北方,除非是溫室,不然就不要想了。

來看看杜鵑花對環境的要求:

①盆土的要求

杜鵑花是典型的南方花卉,盆土需求就是疏松透氣的酸性土壤,在北方要使用酸性營養土來栽種。要知道,北方的土帶微堿性,黏性大,養杜鵑花,是養不好的。

②澆水的頻率

澆水和盆土還有通風、環境溫濕度等都是息息相關的,并不能單獨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杜鵑花的根系怕水怕悶濕的環境,也不耐干旱,一定要掌握好澆水頻率。

③空氣的濕度

北方養不好杜鵑花的主要原因里,還有一項,就是空氣濕度,空氣干燥的北方,如果不人為干預,會影響到杜鵑花的生長和后續的開花。而噴水做不好,會造成葉尖發黑,掉花的現象。

④施肥的技巧

杜鵑花喜肥,肥力不夠,很多時候能被開花開死。大家注意下,每次杜鵑花花期結束后,如果杜鵑花出現枯枝,僵苗的現象,就是消耗太大,施肥不夠造成的。

⑤干預性修剪

杜鵑花在花期時,開花到三分之二的樣子,就是還有三分之一的花苞沒有開放的時候,開始花后修剪,把花苞和花朵全部修剪掉,強制終止掉它的花期,以此來保護杜鵑花。

2、倒掛金鐘

能從夏季安全度夏的倒掛金鐘還真沒多少,但是其嬌艷的花姿又舍不得不養。很多花友都在問,倒掛金鐘真的那麼難養嗎?

是的,倒掛金鐘就是非常難養。

那麼,倒掛金鐘真的就得每年必買嗎?那倒不至于,要想養好倒掛金鐘,得弄明白倒掛金鐘的習性。

我們可以把倒掛金鐘分成兩個養護階段:

①生長階段

倒掛金鐘的生長階段在春秋冬季,這個時間段里的倒掛金鐘,只要環境不低于10℃,不高于30℃,就能夠正常地生長開花了。

在這三個季節里,要做好充足的光照,充足的水肥,長勢才會好,開花能力強,除此之外,像盆土、通風等方面都需要做到位。

比如說,想要倒掛金鐘爆花,肥料是少不了的,而想要它一直在開花,那麼磷元素就不能少,只有充足的磷元素,它才能一直不停的用花多多2號,里面豐富的磷元素,能很好的完成催花的工作。

生長期,也可以使用使用花多多1號,以此來加快它的長勢,提升它的抗性,枝條生長健壯,才是后面花期的基礎。而花多多1號和花多多2號,都是通過清水稀釋,成為1000倍的液肥,進行葉面噴施的。

②休眠階段

夏季是倒掛金鐘的休眠期,很多花友把倒掛金鐘稱為是「夏必死」,主要就是因為倒掛金鐘耐受不住夏季的高溫。

一般來說,溫度超過30℃,倒掛金鐘就會進入休眠,環境溫度超過35℃,基本就不行了。難道說,夏季高溫期,除了開空調降溫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倒掛金鐘在度夏前,也就是環境溫度上升到30℃之前,就要進行強修剪,過密的枝條剪稀疏了,較長的枝條進行短截,一些細弱枝等也全部剪掉,只保留一些粗壯的枝條。

然后找到一處能遮陰在70%左右,能通風的環境里,當然了,也可以放進空調房里,這樣,基本上就能度夏了。

3、君子蘭

君子蘭難養嗎?并不?君子蘭要養花很難嗎?是的。

君子蘭因為很符合國人的審美,所以,雖然才傳入國內不到百年,就已經成為了傳統花卉之一,其地位在園藝界不容小覷。

說到君子蘭難養,它究竟難在哪呢?要我說,要把一棵君子蘭正常養大、開花,各種問題會層出不窮,一樣解決不好,就成為了養不好的原因。

來看看吧:

①爛根

君子蘭是肉質根,吸收能力并不強,也不耐積水,就算是用的疏松透氣的盆土,要是水澆多了,或者是悶氣不通風,爛根是常事。

②不開花

君子蘭花期大多集中在冬春季節,大多一季花,也有二季花的,不過非常少,想要讓君子蘭開花,需要有健壯的花株,良好的光照,適宜的溫度和長期的溫差,而君子蘭還不不耐凍,因此,要讓君子蘭開花,在有些地區,還是不太好掌握的。

③僵苗

家里的君子蘭不長新葉,拔出來看看,也不長新根,那就是僵苗了,而僵苗的原因還是比較多,想要恢復,就得對癥下藥,找對原因可是需要經驗的,不然,你是覺得土壤、養分、光照等等,有哪些不合理嗎?

寫在最后:

這三種花,對養花經驗是一個大的挑戰,如果你有錢,還有閑,倒是可以買來嘗試下。如果時間不多,腰包不鼓,還是考慮一下吧!挺費錢費時間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