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長大就有很多數不盡的煩惱,得想著如何賺錢養家,如何搞好人際關系,就連想吃到小時候的味道都有點困難了,按照小時候那樣制作美食,就是得不到那時候的味道,這是怎麼了?可能有很多原因吧,其中一個就是現在的調料不再是那時候的調料了,比如「醬油」。
小時候的醬油拌個米飯都是香,現在的醬油品種太多令人眼花繚亂,廚房新手都不知道用哪一種,很容易買到不好的產品,并不是越貴的就越好,怎麼挑?教妳掌握這4點攻略,1分鐘就能個挑到優質醬油,秘密都在瓶身的標簽上,簡單又實用。
看配料表中,主要原料非轉基因黃豆比「脫脂大豆」要好
老祖宗一開始釀造醬油就使用黃豆作為原料,這也是最傳統的釀造原料,現在有很多配料表中會有「脫脂大豆」這一原料,何為「脫脂大豆」?其實就是被壓榨豆油后剩下的豆渣,在飼料界被叫做「豆粕」,來個好聽的名字就叫「脫脂大豆」。
兩者熟好熟劣,一眼就能看清楚了,一些只有完整大豆釀造出醬油的味道,隨著使用「脫脂大豆」而消失不在,想吃優質的醬油,首先就要遵循古法,挑選使用黃豆作為原料的醬油。
看標簽上「氨基酸態氮」含量不低于0.4克每100毫升,越高越好,但是……
衡量一瓶醬油質量高低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有多少,含量越高代表醬油鮮味越濃郁,質量也就越好,隨意在購買的時候要看看「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按照不同含量將醬油分為3級。
特級醬油:氨基酸態氮的含量為≥0.8克/100毫升
一級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為≥0.7克/100毫升
二級醬油:氨基酸態氮的含量為≥0.55克/100毫升
三級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為≥0.4克/100毫升
正常情況下,不要低于0.4的都是合格醬油,含量越高質量和鮮味就越好,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醬油的「氨基酸態氮」的含量高達1.2以上的,這時就要注意這些醬油中是否都添加了「谷氨酸鈉」,「呈味核」等,這些都是提鮮的添加劑,并不是醬油原有的「鮮味」,這些成分對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都是有影響的,大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購買即可。
看醬油釀造工藝,「高鹽稀態」要比「低鹽固態」的好
「高鹽稀態」釀造工藝有什麼特點,主要用料為大豆,小麥,發酵周期一般為3到6個月,而「低鹽固態」的主要原料多為「脫脂大豆」,「麩皮」等原料,發酵周期為15到45天左右,從用料和發酵周期上看,發酵時間越長,其鮮味應該越濃郁,質量也會越高,所以在挑選的時候,應盡量購買「高鹽稀態」釀造工藝的醬油。
看醬油配料表中成分,添加劑越少就越優秀
前面說過決定醬油質量優劣的最重要指標就是「氨基酸態氮」的含量,但是這個「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比如在釀造時間不長,鮮味不足的醬油中添加「谷氨酸鈉」,「呈味核」等,這些都是提鮮添加劑,和「味精」差不多,有些添加劑對特殊人群還是不利的,比如「呈味核」這類的添加劑,對一些痛風,哮喘病人是大忌,兒童也是不吃為好。
所以說,配料表中成分越簡單的就越好,有主要的水,黃豆,小麥,食用鹽這幾種就最好了,但是這一類的醬油釀造時間長產量非常少,價格自然也是有點高,有的品牌甚至只能從網上購買到,超市中基本找不到,大家可以按照自己所需購買。
小編有話說——最后總結
大概簡單總結如何挑選優質醬油,首先挑選以黃豆作為主料的醬油,其次挑選「高鹽稀態」釀造工藝,氨基酸態氮越高的就越好,成分表中鮮味添加劑越少的就越好,但是最后關于「添加劑」這一塊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畢竟有「添加劑」的醬油還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