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可謂是我們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類了,在一頭豬身上,不同的部位叫法也不一樣。
像豬耳朵,豬肚,豬蹄,豬腿等等,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豬排骨。
生活中我們一般都是直接說排骨,不會說豬排骨,而這個排骨,在豬的身上占據的面積很大。
很多人都不知道,排骨其實也分前排,中排和后排,不同部分的排骨特征不一樣,吃法也不一樣。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覺得排骨都是一樣的那就很糟糕,有可能你怎麼做都做不出好吃的排骨來。
那麼,這三種排骨都有哪些區別,購買的時候應該怎麼挑選又適合做成什麼菜肴呢?來,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1、紅燒清蒸選前排
排骨中的前排,指的就是靠前的那一部分排骨,跟豬腿很接近,這部分的排骨肉并不算多。
骨頭倒是不少,但也多是脆骨,是前排,中排,后排這三者中價格最便宜的。
選擇買前排的人,一般是用來紅燒或者清蒸,連著脆骨一起吃,肉質鮮嫩,肥瘦相間,口感極好。
很多夜宵攤上面的蜜汁排骨也多是選用的前排,因為很好熟,也更容易入味,操作起來比較方便,烤起來也不容易老,比較香嫩。
2、宴請招待選中排
有時候我們去超市里面買排骨,會看到一盒一盒包裝好剁成一塊一塊很漂亮的排骨,標簽上也標注著「精排」的字樣。
那麼這種排骨,就是我們說的中排了。中排位于豬的中間部位,而且非常好認,都是長長的一根骨頭。
均勻地包裹著一圈豬肉,而這些豬肉,也大多是瘦肉為主,是前排,中排,后排三者中顏值最高的,也是價格最貴的。
如果我們在高級餐廳里點排骨,大多都是會選用中排,因為做出來的賣相很好,擺盤出來顏值很高,顯得非常上檔次。
而且我們在網上也會看到很多網紅食譜,比如蜜汁烤排等等,用的也都是中排,所以很多人在宴請親朋好友的時候也會專門去買中排。
在口感上來說,中排的肉質均勻,很好脫骨,吃起來非常方便,比較家常的做法是紅燒,也會有人用來油炸,味道鮮香酥嫩。
3、熬湯滋補選后排
后排是比較靠近豬屁股的排骨,這里的骨頭會比較大,而且骨髓也更多,但肉質沒有前排和中排那麼嫩。
不會控制火候的話很容易就會把肉給煮老了,口感就很柴,不好吃。
所以,后排大部分是用來熬湯的,將骨髓熬出來融入到湯水中,是非常滋補又有營養的吃法。
很多人用后排來熬了湯之后就不會去吃那個肉了,覺得精髓都熬到了湯水里,但是后排的肉也是很厚的。
如果都不吃,就會比較浪費。若是想要熬湯的時候后排的肉不會變柴,可以在湯中加一點醋。
這樣可以讓肉質比較鮮嫩一些,吃的時候也不會浪費了。好啦,關于排骨的前中后排的知識,小編都已經介紹完了。
大家知道怎麼分辨了嗎?以后可以根據吃法來選擇要購買的排骨,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收獲,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