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也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肉類食品。但是有報道說明,經常吃紅肉容易誘發癌癥,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于吃肉是否會引起癌癥這個說法。
癌癥高發真是因為豬肉吃多了?
據相關研究發現:中國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癌癥的高發國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
有人提出中國癌癥的高發與豬肉有關,正是因為豬肉吃多了,所以才導致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竟癌癥的發病率與豬肉有沒有關系?我們就要了解一下。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表示:導致紅肉致癌的主要原因并非紅肉本身。
首先,大家需要明確的是,2A類致癌物指的是對動物明確致癌,對人類的致癌性還不能確定。
因此,只能說吃了紅肉可能會致癌,但是癌癥的發生是有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并不是吃了就一定會致癌!
適當吃豬肉會有什麼好處?
1.改善貧血
豬肉中的半胱氨酸和血紅素能促進人體吸收鐵,我們都知道鐵對補血有很好的作用,所以適當吃豬肉片可以補充血液,改善膚色。
此外,豬肉還富含鐵,能為人體提供活力,經常食用豬肉可以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滋養氣血,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2.提高免疫
經常吃豬肉還能夠為身體補充能量以及營養,有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對抗外來的細菌和病毒,而營養成分進入人體,還能夠激活免疫因子,提高免疫細胞活性。
3.補充能量
豬肉中的維生素是機體補充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維生素B1的含量,在中國人愛吃的肉類食物中位居前列,而且還含有較多的脂肪,可以為身體及時補充所需要的能量。
4.保護視力
豬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大家都知道維生素a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促進視力的恢復,而且還有利于保持皮膚的通透光澤,所以適當的吃豬肉,會讓視力得到提升。
醫生建議:豬的6個部位,盡量少吃
1.豬脖子
豬頸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愛的,但是專業的營養專家提醒大家,豬頸肉再香也應該少吃。
這是因為豬的脖頸處是淋巴結所存在的部位,淋巴的主要功能就是代謝體內的一些毒素和垃圾,其中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比較高!
如果說經常吃豬脖子肉,也可能會攝入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引起疾病的出現。
2.豬皮
大多數人喜歡吃豬皮最大的原因就是覺得豬皮能夠起到美容淡斑的效果,確實豬皮中含有少量的膠原蛋白。
但不可忽視的是豬皮中油脂含量非常高,長期大量食用豬皮,還沒等皮膚變好,體內的油脂早已堆積如山,同時也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血液中游離了大量膽固醇和油脂,影響肝臟代謝排毒。
3.豬肺
豬是一種雜食動物,通常懶惰,除了吃睡覺,特別喜歡躺下,加上豬生活環境特別臟,吸入大量土壤糞便或其他有害成分。
肺部有害成分長期積累,容易導致重金屬超標,雖然豬肺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食物,為了健康綠色或少吃,否則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4.豬舌
對于很多喜歡喝酒的人來說,豬舌是一種很好的飲品,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吃新鮮的豬舌,但是對于市場上賣的一些豬舌,我們最好提高警惕,盡量不要吃。
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上一些企業為了讓豬舌看起來更誘人,往往會在豬舌中添加很多調味品和防腐劑。
而豬舌是豬必經之地,豬舌根部可能有大量的寄生蟲和細菌,如果不徹底處理,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對人體器官造成嚴重損害。
5.豬腦
生活中,很多人經常喜歡吃一些豬腦,尤其是吃火鍋的時候,味道很好,但是對身體傷害很大。
因為豬腦中膽固醇含量比較高,如果服用過多,容易增加血管負擔,誘發心血管疾病。
而且嘌呤類物質也不低,經常攝入還會導致尿酸升高,誘發痛風,影響個人健康。所以豬腦也是很有害的,建議你能少吃點就少吃點。
6.豬腎
豬腎應該是很多人比較喜歡吃的一種內臟,尤其是對于男性來說,都希望能夠起到吃啥補啥的效果,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豬腎上腺呢?
豬腎上腺位于腎臟上方,俗稱小腰子。腎上腺是內分泌腺體,含有大量的激素,人食用后,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威脅人體健康。
延伸——怎麼挑選到好的豬肉?
1.看顏色
新鮮的豬肉顏色是鮮紅的,還帶有亮澤,而顏色比較淺,還有血水滲出來的豬肉,就不新鮮了,遇到了多便宜都不買。
2.聞味道
鮮豬肉,有特有的鮮氣味,就算用水清煮,不放調料,也不會有腥臭味兒,而且,口感是非常的柔糯鮮香。如果不新鮮的豬肉,你會發現有酸味兒,氨味。
3.看手感
如果是肉質不好的豬肉,用手按壓就會筋疲力盡,完全沒有彈性,我們要選擇的豬肉必須是表面稍微干燥、不粘的豬肉,按壓有彈性,才能迅速恢復原狀。
在手感上選擇豬肉的話,要知道豬肉是粘的,是按下的還是有彈性的,摸起來要按下買干燥有彈性的豬肉。
4.看紋理
如果豬肉表面的肌束間距很寬,表面的豬肉細小紋理很模糊,那就繞道看別家吧。
另外,如果豬肉的脂肪層薄得少于1厘米,那說明里面有瘦肉精的助長,這種物質可以讓豬長出更多的瘦肉,同時減少脂肪的生長。
所以我們購買豬肉的時候,一定要看好上面這4點,才能挑到優質的豬肉,買到好的豬肉,我們食用起來才更健康。